| 发布时间: 2025-10-28 17:08 来源: 市司法局 |
| 保护视力色:
|
|
|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制度。近年来,全省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6万件,在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川法律援助工作者用心用情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人民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可和赞扬。省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四川司法推出“法律援助锦旗背后的故事”。
今天讲述第六期:《“薪”事一月解 援助暖人心》,一起来了解。
时间回到2024年,曾某等13名农民工在工地辛勤劳动,完工后却迟迟未能拿到劳动报酬。多次协商未果,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与无助。2025年8月,曾某等人怀揣着最后一线希望走进东方体育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了解情况后,东方体育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启动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当天就指派擅长劳动争议案件的援助律师办理。
援助律师在耐心安抚受援人情绪的同时,迅速梳理案情,发现本案有三大难点:一是曾某等人缺乏规范的劳动合同,二是工资支付主体复杂,三是关键证据链薄弱。
为收集尽可能充分的证据,援助律师逐一核对曾某等人的工作时间、工种、欠薪金额,制作了《农民工工资欠款明细表》,并指导曾某等人与公司法定代表人沟通,固定被欠薪的关键证据。同时,援助律师前往市场监管部门调取涉案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明确适格的被告主体。
准备就绪后,援助律师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多次组织调解,援助律师一方面向该公司阐明拖欠工资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与曾某等人反复沟通确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承办该案的法官也从法、理、情多角度释法,让被告了解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被列入失信名单对企业信用的严重影响。
在确凿的证据和法律责任的多重压力下,被告最终同意调解,并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分期支付协议。被拖欠一年、总额40余万元的工资,终于有了着落。曾某等人悬着的心也踏实了。
2025年9月,曾某等4人代表13名农民工,将一面写有“法援无私护正义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锦旗,郑重地送到东方体育法律援助中心。这面锦旗,不仅代表着农民工的感谢,更是对法律援助工作的肯定与激励。
政策解读: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