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一农”建设提升丨马边巧变桥下空间打造“桥城共生”新样板
发布时间: 2025-09-28 15:18      来源: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火花四溅的焊接现场、轰鸣作响的搅拌机、正在脚架上忙碌的工人...走进马边彝族自治县北门入城通道高架桥下空间整治项目现场,这片曾经被遗忘的城市“边角料”,正加速蜕变为充满生机的民生服务新阵地。

在彝风广场上,工人们正在精心铺设蕴含彝族传统黑、红、黄“三色文化”的图腾文案彩砖。不远处,农贸市场标准摊位的钢结构框架已经初具模型,景观墙的砌筑与周围的山水景观、桥架通道、休闲装饰相得益彰。


马边北门入城通道高架桥下建设总效果图

桥下空间再利用:从“负资产”到“城市客厅”

过去,马边北门入城通道高架桥下空间凌乱灰暗、长期闲置,如今,将转型为集生态休闲、便民消费、停车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共服务综合体。马边的创新实践,体现了城市更新的关键不在于简单的拆除重建,而是通过巧妙的创意,让每个角落都能发挥价值。

“该项目创新性利用入城通道的桥下闲置空间进行综合改造,既是功能齐全的‘便民生活圈’,又是传承彝区文脉的‘文化展示窗’,更是‘桥城共生’理念下的生动缩影。”马边彝族自治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桥下综合体规划不仅贴近生活,规范提升了城市空间体验,又将彝族传统文化元素和景观诗句融入其中,延续当地文脉记忆”。

马边彝族自治县北门入城通道高架桥下空间综合体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总占地8360平方米,该项目将县城北门入城通道的桥下空间系统性地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以“绣花功夫”织密县城治理针脚,将“犄角旮旯”整治为居民服务的城市公共空间,以百姓口碑检验“四公一农”建设提升行动的工作成效。

四大功能一体化:一站式解决多项民生难题

多功能高度集中,是这个桥下空间综合体最大的特点,整个项目围绕民生日常需求的痛点,规划了四大功能区块,既尊重本地历史文化,又为城市更新提供了“马边经验”。


彝风文化广场建设总效果图

生态休闲区:打造两大特色空间。一是以彝族“三色文化”为灵感设计修建3800平方米的彝风文化广场,新建2座仿古建筑廊亭,用红、黄、黑三种主色调在地面镶嵌彝族传统民族图腾,成为彝文化展示核心区;二是修建1760平方米的中坝北关晚渡公园,引用《老城老人老故事》中东方体育北关晚渡的诗句,配套景观墙、枯山水景观,并沿马边河新建0.6公里的滨河景观带,包含观景平台、绿植栽种、透水砖铺设及照明工程,为居民打造“见缝插绿、推门即景”的宜居环境。

停车服务区:新建小车停车场400平方米,配备停车位27个;新建桥下非机动车泊车位2处,共计约1000平方米,预计新增非机动车泊位500个,满足居民日常出行停车需求。

公共厕所区:科学优化配置,新建1座独立公厕,结合男女如厕时长、人流量数据,设置男厕蹲位3个、小便槽4个,女厕蹲位6个,并配备1个残疾人专用蹲位,有效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便民农贸市场:中坝农贸市场总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米,设置自产自销临时摊位167个,固定摊位308个,集装式固定摊位18个。这种呈带状布置的摊位设计方式,既美观又方便居民采购,有效盘活桥下的零散地块和“废置空间”。


农贸市场建设总效果图

创新合作模式:“东西部协作”激活供销密码

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场跨越千里的协作成为关键支撑。浙江省绍兴市供销总社派出专业代表团队赴马边,对中坝农贸市场建设开展指导帮助,助力“四公一农”建设提升行动提质增效。

这支来自绍兴的专业团队从商品业态、市场布局、应急管理针等方面对市场建设提出针对性意见,并市场竣工后的运营管理、团队组建、制度建设和招商策略等事项展开深入交流,协助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不仅要建的好,更要管好用好,让市场能持续为市民提供更整洁、安全、便捷的购物环境”,绍兴市供销总社带队负责人表示。

绍兴—马边两地的协作模式,不仅为项目带来了先进理念和技术,更搭建了一条持续发展的桥梁,确保项目整体在未来能够良性运营,持续为马边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管单位:东方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东方体育数据局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