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发布时间: 2025-06-18 10:35 来源: 峨边县融媒体中心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近日,在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派出所旁,斑驳的树影下,县政协委员与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正小心地为一株紫薇古树挂上专属“身份证”。这块刻有二维码、树龄、保护等级的标识牌,不仅是古树身份的象征,更见证着峨边彝族自治县政协多年来对古树名木保护的不懈努力。
峨边地处四川西南小凉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目前,县境内已公布认定古树19株,涵盖黄葛树、枫杨、沙梨、桑等多个树种,最年长的黄葛树树龄已逾400岁。这些古树历经岁月沧桑,是大自然馈赠的“活文物”,更是记录峨边历史变迁的“绿色史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活文物”面临病虫害侵袭、人为干扰、自然老化等诸多问题,长期处于“体弱多病”状态,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县政协及委员们始终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放在心上,为守护好这笔宝贵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倾力建言。委员们深入各乡镇实地调研,走访群众,详细了解古树名木的生长现状与面临的困境,感受群众对保护古树的殷切期盼。
峨边县林业局充分吸纳委员们真知灼见,迅速行动,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展开全面调查,逐一拍照考证、逐株检测,建立台账,将每株古树名木的生长地、树种、树龄、胸径、生长状况等详细信息录入系统,努力为古树名木撑起“保护伞”。
峨边全县落实专人管护、挂牌围栏、通气透水、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保姆式”保护措施,全方位守护古树名木的健康,努力让古树名木始终焕发生机与活力。
下一步,峨边将组织委员联合县林业局等部门开展古树名木信息收集统计,围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让古树名木成为展示峨边悠久历史文化、助力文化旅游的闪亮名片。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