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10-21 18:35 来源: 峨边县民宗局 |
保护视力色: |
东方体育峨边县坚持将民族团结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在协同振兴上,将交通大会战、脱贫大攻坚、旅游大开发、城乡大统筹“四大会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掀起会战热潮,逆势奋起、突围突破。在发展驱动上,坚持保持定力、激活内力、汇聚合力、增强动力,夯实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
一是融入“圈子”谋发展,夯实各族群众发展要素。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边银角”“民族客厅”作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抢抓东西部协作政策机遇,深化“四走工作法”,走出去考察招商52批次,对接企业81家,请进来洽谈合作客商155批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73亿元,持续扩大开放共享。发展壮大“3+3+3”(林竹、高山果蔬、道地中药材)特色优势产业三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00万亩。打造“马铃薯+桃”“玉米+辣椒”“玉米+枇杷”现代农业园区,建成绿色农业产业园区15个。稳步发展绿色工业,建成西南产量最大的稀土金属制备基地、高纯氧和医用气产地。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举办“四季文旅”系列活动,全方位激活文旅消费潜力。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9.0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6万元、增长6.9%,连续8年增速排名居全市前两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全市排名实现“稳五争三”。
二是夯实“底子”蓄动能,提升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抢抓“四类地区”振兴发展机遇,落实小凉山彝区振兴23条措施和“1+37”帮扶政策,拧紧“6+1”责任链条,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扎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组团式”帮扶建成县人民医院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创伤急救中心,建成小凉山地区首个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完成县中医医院和13个乡镇卫生院升级改造,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和国家卫生乡镇现场评估。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为契机,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四大战役”,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建成城乡融合“最后一公里”畅通工程6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高质量承办全省脱贫地区乡村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易地扶贫搬迁“茗新实践”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点赞“出圈”。
三是搭好“台子”增效益,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聚力城区、园区、景区“三区”联动,建成背峰山山地公园、乾池农旅桃博园和羊竹坝城市会客厅共2.4平方公里,新改建道路1649.5公里,“高铁高速”均已建成通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投入15亿元实施民生实事28项。多措并举充分保障就业,创新建立“劳动力和收入测算平台”,实施“三个门口”培训农民工2891人,安置公益性岗位244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73人5105万元,发放自主创业奖补金286万元。强化东西劳务、市中区援彝协作,组织专场招聘76场,提供岗位4.2万个,年均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8万人次。
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