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8-25 10:26 来源: 四川党史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卢沟桥事变前后,中共中央先后派张曙时、罗世文、李一氓、周俊烈等对以刘湘为代表的四川地方实力派做了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刘湘等四川地方实力派拥护抗日,四川军队走上抗日战场、英勇杀敌奠定了思想基础。
卢沟桥事变极大地激起了成都人民的爱国热忱,民众不断地呼吁实行全民族抗战,要求川军出川抗日。1937年7月8日,在成都民先队和其他进步团体推动下,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召开声援平津抗战将士的市民大会。会后,为了适应抗战新形势的需要,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改名为“四川民众华北抗战后援会”(简称“华抗”)。次日,华抗仍以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名义,发布《为日军进攻平津宣言》,指出:“民族的解放战争已经发动,四万万人生死存亡,要在这一次战争中决定。”宣言还向当局提出了立即出兵援救平津,全国民众赶快组织起来援救平津,发动全民族的对日抗战,反对一切对日谈判等五项要求。
川军出川抗日
1937年8月2日,四川省抗敌后援会(简称“省抗”)发出通电,要求国民党政府立即进行全民族对日抗战,厉行对日经济绝交、抵制日货、保全领土、肃清汉奸、巩固后方、武装民众等政策,并要求刘湘亲率川军出川抗日。8月7日,省抗组织成都市民10余万人在少城公园召开大会,发出通电重申8月2日通电主张。大会参加人数多、规模大,气氛非常热烈。9月18日,省抗再次组织成都各界民众5万多人在少城公园,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六周年大会。大会以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名义,向国民党政府提出立即武装全国民众,彻底开放学生爱国民主运动,彻底清查私货和日货,严厉惩办卖国汉奸。
与此同时,日寇的侵略也激发了川军将士的爱国热情,纷纷致电上书,请缨杀敌,共赴国难,更进一步推动了刘湘等川军将士出川抗日的决心。1937年7月6日至9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在重庆召开川康整军会议。适值卢沟桥事变突然发生,川康整军会主任何应钦在会上通告了这一重大消息,与会川军将领情绪激昂,纷纷请缨要求率部出川抗日。7月14日,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电告国民党中央政府,对国事痛陈利害,请早定抗敌大计。接着,他又通电各省军政首脑,说明日本侵略绝非一省一部的问题,主张全国总动员,共赴国难,与日寇一战。8月3日,刘湘出发去南京参加最高国防会议,成都各界抗敌后援会代表向刘湘递交请愿书,刘湘表示竭诚接受,并发表书面谈话:“定将各界同仁及民众救国抗敌热情转述中枢,决不有负殷望。”8月4日,刘湘到南京后在会上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他说:“要抗战才能救亡图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内!”他还说:“过去十年内战,报不出账来,今天有了抗战的机会,我不能不尽力报国。”同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听了刘湘的发言,对其爱国热情表示赞赏,约定双方互派代表建立联络关系。此后,中央先后派张曙时、李一氓、罗世文到成都做联络代表,进一步在川军及各界上层开展统战工作,刘湘曾派王干青做联络代表常驻延安。
1937年9月5日,四川各界民众3000余人在成都少城公园召开欢送第一批川军出川抗日将士大会。刘湘及其所部各军师、旅长,成都各界民众代表出席大会。知名人士张澜等在大会上致辞,四川大学抗敌后援会向川军将士赠送毛巾1200条,毛巾上印有“努力杀敌”四字;各界代表赠送锦旗16面,锦旗上分别绣着“为民族解放而战”“保卫中华争取我们的生存”“把我们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等文字,极大地鼓舞川军将士驰骋抗日战场,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斗志。川军出川抗日的壮举,一改过去四川军阀掠夺人民而为人民所不齿的景况。成都各界救国联合会在《致川康出征军》中称赞说:“我们的军队现在真正为我们大家出川拼命了!”同年8月29日《国难三日刊》短评也说:“川军健儿,出川参加国际战争,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正面的冲锋陷阵,是为历史之创举。”1938年5月22日,成都10万市民再次举行欢送川军将士出川抗日授旗仪式。
全民族抗战的8年中,四川军队转战大江南北。转战山西、山东、河南、安徽、京沪、苏浙、鄂西、湘桂等地,先后参加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粤湘桂会战,等等。他们以简陋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与装备精良的日寇浴血奋战。川军将士生活极为艰苦,常常在冰天雪地里行军还穿着草鞋单衣。然而,他们没有忘记为国为民应尽的责任,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冲锋陷阵,前赴后继,英勇杀敌,以血肉之躯捍卫祖国,在抗日正面战场上赢得了“无川不成军”的赞誉。
(来源:《抗战中的四川故事》)
政策解读: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