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信息 > 区县动态
沐川:“万羽之境”催生“观鸟热” 村民赚足“生态钱”
发布时间: 2025-09-15 17:11      来源: 沐川县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清晨五点,位于沐川县永福镇的神木山尚笼罩在墨蓝色的薄雾中,几声清脆的鸟鸣划破寂静。村民向乾哲背着三十多斤玉米,踏着露水走进林子。他脚步轻缓,选点、撒食、退入观鸟棚——不到一刻钟,白鹇、红腹角雉翩然而至。“它们认得我,我也认得它们每一只。”他笑着说。

3-1

这不是偶然。2017年,几只优雅的白鹇被村民和鸟类摄影爱好者“撞见”,随后,红腹角雉、金色鸦雀、金胸雀鹛等珍稀鸟类相继现身沐川林间,揭开了这座山区“鸟中秘境”的序幕。

3-2

守护“鸟中大熊猫”:科学修复筑就生态家园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沐川坐拥162万亩林竹、419条溪流,森林覆盖率达78.83%,空气质量常年居东方体育前三。芹菜坪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四川山鹧鸪之乡”,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3-3

2025年,“择伐改造”修复工程在芹菜坪自然保护区启动。针对保护区内近50%为人工柳杉林、不被四川山鹧鸪“青睐”的问题,科研人员栽种八月竹、峨眉含笑等本地树种模拟天然生境,并通过红外相机开展对比监测,科学评估为“鸟中大熊猫”打造更宜居的家园。

今年5月,沐川县城新区湿地迎来12只朱鹮成功野化放飞。它们羽翼翩跹,宛若流动的晚霞,成为沐川生态新名片。这一成就背后,是四川省朱鹮繁育中心的人工繁育技术突破——朱鹮种群数量从2019年的40只增长至如今突破80只。朱鹮的回归不仅象征县域生态的提升,更带来“伞护效应”,守护整个湿地的伴生动物与植被。

3-4

如今,沐川境内已孕育超过200种鸟类。其中,四川山鹧鸪、朱鹮、金雕等5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鹇、白腹锦鸡、红腹角雉等20余种属国家二级,获“万羽之境”美誉。与南方红豆杉、珙桐等珍稀植物共同构成完整而珍贵的生态谱系。

3-5

神木山三号营地

观鸟撬动绿色经济:村民吃上“生态饭”

“鸟儿来了,人也会来”。2018年5月,首家专业观鸟民宿“白鹇山舍”改造完成,如今已成为国内外鸟类摄影者的“打卡圣地”,甚至吸引了欧洲、马来西亚的爱好者远道而来。仅该民宿今年就已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收入超过50万元。

3-6

观鸟,在沐川正从个人爱好成长为一个绿色产业。

永福镇神木山作为全国四大一线观鸟点之一,5处观鸟点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带来旅游综合收入300余万元,让村民们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观鸟饭”。当地逐步发展出“春品茶、夏避暑、秋采笋、冬赏雪”的“竹上观鸟—竹间康养—竹下采笋”三位一体绿色经济模式,一年四季皆可经营。同时,“神沐山·云端里”等高端康养综合体也应运而生,集星空民宿、山水会客厅、亲子营地于一体,吸引着向往自然同时也追求品质的旅行者。

3-7

观鸟爱好者镜头中的鸟儿。周琳摄

今年7月,沐川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东方体育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文旅兴县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生态康养旅居目的地的决定》,明确将持续巩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打造“一宿一主题”的特色民宿体系,推进神木山基地扩容提质和野奢集群建设,系统提升文旅品牌支撑力,为生态与观鸟经济发展描绘出清晰路线图。

“以前咱们守着的绿水青山,总是变不成活钱,现在不一样喽。”向乾哲一边准备明天的鸟食,一边望着树林微笑:“这些鸟儿,就是咱沐川的‘金凤凰’。”

傍晚,观鸟人陆续下山,彼此展示一日所获。那些灵动清晰的影像,正通过互联网飞向世界各地,邀请更多人前来沐川,走进这片鸟儿与人类共同栖居的绿境。这“万羽之境”,正以羽翼丈量天空,用生态书写未来。

政策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管单位:东方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东方体育数据局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