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旅游乐山 > 乐山文化 > 文物古迹
老霄顶
发布时间: 2024-04-07 10:02      来源: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打印 分享到: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乐山老地名之二十二:老霄顶

唐长寿

乐山城民谣地名“十不得”中,有“好个老箫吹不得——老霄顶”。这老霄顶因霄与箫同音,就让搞怪的乐山人调侃了一番。

远望老霄顶威尔逊1908年摄

老霄顶之得名早已有解,道是该山顶有老庙子一座,叫神霄玉清宫,人们认定了那个“霄”字,便叫做了老霄顶。乐山人爱弄些怪头怪脑的名儿,此为一例。

名儿有点怪,但自古以来,老霄顶就是乐山城主山。早在北周时,山上就建有弘明观,号称道教名山。唐代改名开元观,北宋张君房记其形胜道:“开元观在层岗之上,下眺城邑,俯视江山,二水回潆,众峰环抱。”评其为“郡中之胜”,并非虚誉。有意思的是,张君房只说了那道观在“层岗”之上,却没说那“层岗”叫什么名字。直到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才叫出了山的大名——高标山。其后,山又名高望山、万景山,在旧城改造以前,高标山一直是古城的制高点,一如郭沫若所言“实在是高标在一切之上。”

六妹唐素芳与同事在老霄顶上

邓洪秀1974年摄

经元、明,到清康熙时,高标山或有写作高幖山者,以“幖”代“标”,解释为,开张两翼,形如旗帜,故名高幖,迷信于那个“巾”字旁,弄得王码五笔很郁闷。其实,“标”字本身就有“旗帜”之义,改“标”为“幖”,实在是画蛇添足。故咱们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中写道:“在考试期中我们时常去游城内的高标山。山在城内西部,那和它的名字所指示的一样,实在是高标在一切之上。”用“标”不用“幖”,仍写作高标山,并解着旗帜高高在上之意。1908年,赵熙先生登临也有《高望山》诗道:“独立高标顶,峨眉霁色开。神霄不改碧,诗客一登台。望古才难尽,看云雁又来。江山秋未老,谁挽六龙迴。”什么幖不幖的,一边稍息。

老霄顶灵官楼与万景楼胡学元1980年代摄

再后,因宋代山上建有神霄玉清宫一座老庙子,乐山人取老庙子之“老”和神霄之“霄”,便称老霄顶了。值得注意的是,五通桥石麟镇老街最高处也叫“老霄顶”,所以老霄顶之得名尚再可考察。清晚期的《御题天下大峨眉山胜景》图中已出现“老箫”之名,故其得名的时间应不晚于清晚期。抗战时内迁乐山的武大学生写回忆录,就是老霄顶老霄顶的没个完。这倒好,乐山人不再叫高标山从而免除了地方文人无聊的“标”“幖”之争。当代,山麓后形成小巷一条,亦名“高标巷”,算是今人对“标”字的认可。

明代,“刊山为城”,沿老霄顶北面和西面堡坎砌城墙,最高处达30余米。

山顶上至今还保留有万寿观、万景楼、灵官楼等明清建筑。万寿观是乐山城仅存的明代建筑,万景楼、灵官楼则建于清代。万景楼是高标山最有名的建筑,宋明以来诗家多有吟咏,范成大尤为推崇,作《万景楼》诗道:“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俱胜绝。玻璃濯锦遥相通,指挥大渡来朝宗。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飞短篷。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书传小笔。仍添诗客倚阑看,令与山川相映发。龙湾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宋人李寿也有《万景楼》诗,有句道:“试上城楼高处望,十洲三岛似蓬莱。”确是俯视三江的最佳地点。

万寿观李约瑟1943年摄

http://source

万寿观后殿(或有误为明代先天阁者)

斯普拉格1911年摄

二十多年前,已故的池刚先生还专为万景楼写下《西南第一楼》一文,评说道:“我以为万景楼的壮观全在于它的得势。始知宇宙阔,下看三江流,势也。”

池刚又说:“我最爱在万景楼前看扑凤洲的烟雨。风雨飘遥,翠竹摇曳,掩映着星星点点的竹篱柴门,不时升腾着的袅袅炊烟,无声地调和着烟雨,透过雨帘,看得见草地上奔跑的牛群,缓行的白帆,若隐若现沉浮于一片迷离空蒙。而岷江过了扑凤洲,已成缥缈,再看凌云缥缈,乌尤缥缈,马鞍缥缈,空幻若海上蓬莱、方丈、瀛洲三神仙山了。”于是,“万景楼,乐山的巴提农神庙”成了他的结论。

灵官楼供奉的是铁灵官像。乐山风俗,日久不雨,即抬出铁灵官上街求雨,据说三两日即可求得。现此公已不知去向,空留楼台一座,让你不辨东西。灵官楼下半山腰,是宋代的万景楼所在,清代为清虚宫。抗战时,武汉大学印刷厂就设在清虚宫,武大的球场也在清虚宫,故武大的男子篮球赛、女子排球赛在此多次举行,引来看客无数。

老霄顶东坡山腰、文庙之后,武大迁乐山时建有大礼堂一座,成为重要的讲坛。一时名流往来,或有叶圣陶登台讲学;或有白崇禧宣扬民国。陈立夫、郭沫若、黄炎培以至洋人李约瑟也曾先后登台。名儒、红学家吴宓到此演说《红楼梦》,先后两次4个小时的演说中不用讲稿,滔滔不绝,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把武大学生们弄得如痴如醉。礼堂内座无虚席不说,就连窗台上都挤满了人,其盛况可算得空前绝后了。

武汉大学大礼堂唐长寿1991年摄

然而,当下的老霄顶周围,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滨江排列,“一一当楼供胜绝”之景自是荡然无存了。现在的老霄顶已不能“高标在一切之上”,对乐山人来说,老霄顶已经失落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

主管:东方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心连心服务热线:0833-12345

网站标识码:5111000002

承办:东方体育数据局

技术电话:0833-2096881

蜀ICP备120111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