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9-09 16:29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
保护视力色:
![]() ![]() ![]() ![]() ![]() ![]() ![]() ![]() |
![]() |
![]() |
一是党建+技术攻关,筑牢高产根基。针对粮油单产提升与品种优化需求,机关党委牵头搭建攻坚平台,以“党员先锋岗+科研团队”模式凝聚技术力量。组建“犍为县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团队”,推动基层党组织与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开展“农科教”联动——在清溪镇灌引村水稻百亩攻关片,党员技术骨干全程跟进,实现亩产800.75公斤;联合高校开展220余个粮油品种品比试验,示范推广7个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超10万亩,党员带头试种大豆-甜糯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亩产863.51公斤)及节水抗旱稻(亩产434公斤),并研发集成“富硒、高钙、低镉”水稻栽培技术,让科研优势转化为田间实效,助力粮食生产“十七连丰”。
二是党建+统筹推进,压实稳粮责任。围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及市级“双百”攻关建设,县委发挥“主心骨”作用,将粮食安全纳入党建重点任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次,主要领导带队深入罗城镇等镇村调研,分管领导4次专题部署、10余次现场办公解决问题12个;党组织牵头将任务细化至镇村组户,县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成立“督查指导专班”,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督促落实,层层压实责任链,推动项目有序推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三是党建+服务赋能,提升生产能级。以党组织为纽带整合资源,瞄准社会化服务与园区建设目标发力。县农业农村局党组统筹整合1000万元资金,在党员示范片区建成水稻万亩高产示范区;依托机关党支部建立“农技服务先锋队”,开展1.39万亩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在罗城粮油现代农业园区配套“四大中心”;考核招聘15名本土特聘农技员(党员占比超三成)开展服务300余次,联合省农科院专家培训3次,组织县镇农业技术力量1000余人次下村服务3000余人次,解决疑问260余个,让党员农技服务先锋队贯穿生产全过程,推动粮油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提升。
四是党建+品牌培育,擦亮产业名片。党组牵头抓品牌、促增收,聚焦特色粮油品牌培育。充分落实党员干部责任,推动“犍为再生稻米”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助力其进入“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等权威名录;党员干部带头对接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梁家山牌香米”获“中国好粮油”等称号,在舞雩镇熊马村打造“中稻+再生稻”亩产超1100公斤的“吨粮田”示范标杆;党员技术骨干积极协调制定“富硒、高钙、低镉”大米生产标准并推广,目前全县持有粮油类绿色食品证书1个、有机食品证书5个,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农业品牌培育及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让“犍为粮油”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双提升。
政策解读: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