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市防指主要成员单位水务、气象、水文、应急、自规、住建、交通、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复盘总结东方体育6月防汛减灾应对工作,会商分析7月汛旱情趋势,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一、6月汛情综述
(一)雨情:截至6月30日8时,东方体育平均雨量120.2毫米,较多年同期134.9毫米偏少11%。各县(市、区)降水总量为44.4—202.5毫米。与常年同期比较,沐川、犍为、峨边偏少38%—60%,井研偏多55%,其余各地降水距平均在±25%以内,属于降水正常范围。
(二)水情:6月,大渡河干流、青衣江干流、岷江干流及支流马边河发生2—3.5米涨水过程,官料河、临江河、峨眉河、稚川河、磨池河、茫溪河、龙溪河、金牛河、竹公溪、高卓营河发生1—2米涨水过程,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三)灾情:6月,成功应对“6.23”暴雨天气过程和“6.29”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无人员伤亡和较大以上灾情报告,城市、旅游景区景点、交通运营正常。全市受灾1820人,一般损坏房屋1间,农作物受灾3.5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5万元。上中旬,受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市中区、井研县、犍为县出现不同程度夏旱,城乡供水及工农业用水总体平稳,无较大灾情、舆情报告。
(四)应急应对:市委常委会、东方体育常务会专题研究防汛减灾工作,市委、东方体育主要领导多次督导调研,相关市领导按照工作安排,深入包保县(市、区)督导调研防汛减灾工作。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强,市委常委,东方体育常务副市长黄秀航,东方体育副市长、市防指指挥长毛剑先后坐镇防汛指挥中心调度“6.23”“6.29”暴雨蓝色预警防范应对工作。6月16日至23日,市委目标绩效办会同东方体育督查室、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水务局成立3个综合暗访组,对各县(市、区)和乐山高新区相关工作推进情况开展了全覆盖暗访督查。11个市级防汛督导组按照“分片包干、对口督导”原则,赴各县(市、区)开展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督导。6月,全市累计转移受威胁群众1055户2236人次,劝离野游/低洼/露营人员807人次。
6月,积极应对夏旱,统筹推进抗旱保供。16日,市水务局召开全市抗旱工作视频调度会,分析研判旱情形势,安排部署抗旱工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中区、五通桥区、井研县、夹江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累计组织送水83车次,保障因旱受影响供水人口492人(其中因旱饮水困难人数52人)。
二、7月雨水情趋势
(一)雨情趋势:预计,2025年盛夏期间气温以偏高为主,降雨量分布不均,大部分地方降雨量偏少1—2成。期间有3次左右区域性暴雨,其中可能有1次大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到8月,期间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其中:
7月降雨量大部分地方较常年均值偏少1—2成。沐川、市中区、夹江、峨眉为240—290毫米,其余地方为130—200毫米。主要降雨过程有:2—3日,中雨,局部大雨;5日,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7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1—13日中雨,局部大雨;16—18日中雨,局部大雨;21—23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27—29日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
8月降雨量大部分地方较常年均值偏少1—2成。沐川、市中区、夹江、峨眉为250—320毫米,其余地方为150—230毫米。
(二)水情趋势:根据7月气象降水趋势,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分析,预计青衣江干流将发生明显洪水过程,夹江水文站最大流量6500—8500立方米/秒,超警可能性较小;大渡河干流将发生明显洪水过程,沙湾水文站最大流量5500—6500立方米/秒,超警可能性较小;岷江干流将发生明显洪水过程,五通桥水文站最大流量15000—18000立方米/秒,超警可能性较小。受局部强降雨影响,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三)旱情趋势:预计七月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0.5—1.0℃,峨边和马边为26.0—26.5℃,其余地方27.0—27.5℃。局部地方有一般性伏旱发生。
三、7月及主汛期主要风险
(一)几期叠加,多点防范压力大。7月份,主汛期、暑期、假期、“七下八上”关键期、江河垂钓解禁期等几期叠加,面临山洪、江河、水库、工地营地、景区景点等多点防范的压力大。
(二)小雨大灾风险高。当下正值旅游旺季,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不可预见性强、成灾快、来势猛、威胁大、影响面广,导致工地营地、景区景点、网红耍水野游景点等防御面临新挑战。
(三)传统区域防御形势依然严峻。江河堤防、沿河低洼地带、江心岛、水库水电站、城市防洪排涝等传统重点区域点多面广,防御形势依然严峻。
(四)暴雨洪水次生灾害风险大。暴雨洪水对拦渣坝、弃渣场、尾矿库及矿山工棚威胁大,极易造成“跑船”及大型罐体失控,沿江企业危化品可能因灾造成环境污染事故。
(五)旱涝并重、旱涝急转特征明显。根据气象预测,7月降雨量较常年均值偏少1—2成,但期间有7次明显降水过程,旱涝并重、旱涝急转特征明显。
四、对策建议
对标主汛期和七下八上关键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扛牢政治责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快反应、更好效果统筹抓好防汛减灾和蓄水保供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筑牢安全思想防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汛抗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落板市委东方体育工作要求,聚焦“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整治、预案演练、应急准备、责任落实”五个方面,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树牢底线思维、筑牢安全防线。
(二)进一步保持战时状态,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汛减灾措施。主汛期始终保持战时状态,要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对风险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应对、避险转移、风险管控等重点工作再部署、再安排,对重点环节再检查、再调度,做好风险调查、隐患排查、危险区分级管理“三个全覆盖”,强化风险研判;做好值班值守、监测手段、信息共享、预警传递“四个再加强”,强化监测预警;做好预案修订、避险演练、物资队伍“三个再落实”,强化应急应对;力求避险转移更加精准、包保责任更加到位、转移执行更加坚决、提级响应更加果断“四个更加”,做实避险转移。
(三)进一步聚焦关键,强化极端风险管控和应急应对。各级政府及其防汛指挥机构、行业主管部门要着力于开展拉网式排查、落实监测预警转移措施和责任、制定应急预案、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应急演练、拆除行洪障碍“六个立即”要求,强化避暑耍水野游点度汛措施落实;要强化船舶及大型罐体失控,防止“跑船”事件;加强危化品和有毒原材料生产、运输、储存管理,严防因灾泄漏;加强拦渣坝、弃渣场、尾矿库排查巡查运行管理,严防溃坝;加强矿山及工棚管理,严防矿洞进水和工棚失事。
(四)进一步统筹防汛抗旱,强化蓄水保供。滚动加强旱情监测预警预报,密切关注农作物旱情、群众饮水困难等情况,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原则,采取人工增雨、灌区引调水、新辟水源、拉水送水等方式,全力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和粮食安全。要抓好精细调度,“一库一策”细化制定蓄水方案,坚持“一场降雨一次调度”,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降雨过程“早蓄抢蓄”,最大化利用雨洪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水利工程蓄水量,确保用水安全。
(五)进一步扣紧责任链条,坚决推动工作落地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严格压实属地责任,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督办;拧紧行业监管责任,按照“三管三必须”的要求,分层分级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齐抓共管、联合防灾;强化督导检查,采取“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用好“两书一函”及挂牌督办、约谈警示等方式,推动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工作落实,筑牢安全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