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征程》(66)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

2021-11-22 16:55:20 来源: 四川观察

重温党史,献礼华诞,今天的《党旗引征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四川印记》,我们一起去了解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四川是如何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的。

1992年、1994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两个“科教兴川五十条”,有力地促进了富民兴川。

早在1989年,四川就达成了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共识。此后,省人大常委会先后批准了《东方体育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的决议》《东方体育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决议》,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东方体育依靠科技进步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的决定》,不断形成了“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等局面。

在此基础上,1992年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东方体育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振兴四川经济的决定》,即“科教兴川五十条”,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要求增强科研机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和活力,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有重点有步骤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之后,四川又相继制定实施了13个配套政策性文件和“知识分子工作二十三条”等政策。1994年3月,省政府又印发《四川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方案要点》,开始实施科技兴川“千亿工程”。

1996年1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东方体育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东方体育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共五十条,对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川战略进行了补充完善,进一步强调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川战略。此“五十条”与之前出台的“五十条”,共同构成了我省科教兴川的整个框架体系,被称为“两个‘科教兴川五十条’”。

在“两个‘科教兴川五十条’”的巨大作用下,全省科技人员积极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科技兴农、兴工、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此外,全省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增大,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实力大幅提升,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出来。

在科教兴川战略带动下,全省教育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1994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建国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揭开了四川教育发展新篇章。1995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东方体育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意见》,明确提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省不断形成了具有四川特色、在全国拥有广泛影响的“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的良好社会风尚,出现了各行各业抓教育的生动局面。

科教兴川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不仅对占当时全国十分之一以上人口的四川提前三年实现翻两番目标发挥了直接重要作用,而且为四川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四川可持续发展、在西部大开放中跨越发展等均提供了持续动力。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东方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东方体育数据局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政务新媒体矩阵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