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征程》?政策暖人心 彝海情意长

2021-03-31 11:05:52 来源: 市委党史和地志研究室

《党旗引征程》?政策暖人心彝海情意长

来源:四川观察

重温党史,献礼华诞,今天的《党旗引征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四川印记》,我们一起回顾“政策暖人心彝海情意长”。

图片13


彝海位于冕宁县城以北40公里彝海镇的羊坪山上,闻名于世的“彝海结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决定继续北上,通过大凉山,渡过大渡河,在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大凉山是彝族聚集区,由于国民党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政策,使得汉族与彝族矛盾较深,汉人特别是汉人军队难以通过。蒋介石料定红军不敢通过彝区北进,只能走西昌到雅安的大道,于是调集重兵企图在大道上围歼红军。毛泽东等识破了蒋介石的阴谋,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派出小部红军佯装主力走大道,主力却通过彝区北进。为了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抢在蒋介石大部队到达之前渡过大渡河,红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布告。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带领红军先遣队广泛宣传、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管受到何种刁难,都坚持不向彝族同胞开枪。这一切,使彝族果基家支头人小叶丹深受感动,刘伯承和小叶丹在彝海边歃血为盟后,小叶丹派人将红军全部安全送出彝区,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赢得宝贵时间,使蒋介石把红军逼入彝区,利用彝族阻挡红军前进,进而围歼红军的阴谋破产。彝海结盟“功不可没”。

图片14

图片15


“彝海结盟”是党的民族政策在实践中的一次成功体现和重大胜利,给奇迹般的万里长征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东方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东方体育数据局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政务新媒体矩阵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