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8月乐山有了党的活动,1928年5月,乐山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到1949年12月,乐山中共组织不断发展。虽然遭到国民党地方当局多次镇压,但矢志不渝带领广大劳苦大众闹革命、翻身求解放。6月28日上午10:00—11:00,市委党史和地志研究室到市心连心服务中心电台直播间,与大家讲述乐山中共组织为乐山解放而斗争的艰难历程。

Q: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最早是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的共产主义小组,同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那么乐山最早的党的活动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A:
乐山最早的党的活动较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晚了7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始于1920年,在上海及北京党组织的联络推动下,各地党的早期组织纷纷建立起来,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在出席党的一大的代表中,没有四川党组织的代表,其实,四川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运动还是很早的,四川江油人王右木是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辛亥革命后留学日本的王右木与李大钊等人相识,开始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8月,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在上海建立后,王石木前往上海会见陈独秀等人。受陈独秀委托,回成都后,于年底创办成都马克思读书会。1923年10月,建立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的中共成都独立小组。
1926年2月,四川第一个省级党组织——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实现了对全省分散的党团组织的统一领导,这是四川党的历史和革命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1927年大革命失败、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杨闇公等牺牲,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随后,1927年8月,党中央决定以幸存的重庆地执委成员为基础,在重庆成立了中共四川省临时委员会(以下简称“临时省委”)。
1927年8月,中共成都特别支部遵照临时省委指示,派共产党员钟善辅到五通桥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发展共产党员。这是乐山境内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的活动。1928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乐山的第一个支部委员会——中共五通桥特别支部成立,直属省委领导,书记钟善辅。中共五通桥特别支部的建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乐山大地上扎下了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此,乐山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乐山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Q:
中国共产党在乐山的第一个支部——中共五通桥特别支部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A:
1927年8月,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成立后,高度关注富有斗争精神的乐山境内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特别是五通桥的盐业工人队伍。当月,中共成都特支派共产党员、中华全国总工会驻川职工运动指导专员钟善辅到五通桥从事党的活动,开展工人运动。钟善辅到五通桥后,很快在顺河街、两河口、马踏井、金山寺、辉山井、柑子桥、梅湾桥、河咡坎、牛华溪等地的盐工中酝酿成立工会组织。1927年8月28日,钟善辅在黄桷井白塔寺主持召开约40人参加的工会筹备会。10月15日,钟善辅在五通桥瓦窑沱观音阁召开了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共有119人参加大会,选举产生了犍乐盐场临时执行委员会及总代表。这是犍乐盐场由党领导的最早的一次工人代表大会。与此同时,钟普辅与临时省委建立了直接的通信联系,继后改建为临时省委通信处。10月下旬,钟善辅向临时省委书面报告了犍乐盐场工人运动情况。临时省委根据钟善辅报告中的问题和当地工作情况,在11月连续对五通桥的工人运动发出三次指示,即《四川临时省委致五通桥函》《四川临时省委东方体育五通桥工人运动的指示》《四川省临时职工运动委员会东方体育五通桥工人运动的指示》。
钟善辅按省委指示精神,改变斗争策略和工作方式方法,在宣传发动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上,注重吸收运动中的工人骨干入党。1928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将五通桥通信处改建为由省委直接领导的乐山境内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共五通桥特别支部,钟善辅任书记。
Q:
1926年2月,四川第一个省级党组织——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那么乐山第一个地区党组织何时成立?
A:
1933年5月28日,中共四川省委派巡视员邹风平到嘉定巡视党的工作,在嘉定牛华镇后山主持召开党代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在乐山最早的中心县委——中共嘉定中心县委,直属省委领导,书记张郅。领导青神、五通桥、嘉定、眉山、井研、沐川、峨眉、犍为、夹江等县党组织。这是乐山第一个地区党组织。
Q:
中共嘉定中心县委成立后,乐山地方各级党组织带领乐山人民进行了哪些革命斗争?
A:
1933年5月,中共嘉定中心县委成立后,在其领导下,主要开展了工人运动和农民暴动、武装起义。先后建立了峨眉高桥碗厂工会、眉州城工人联合会、夹江纸厂工会、井研丝业工会、乐山太平寺(现属沙湾区)炭厂工会和福禄场(现属沙湾区)运炭工会等11个工会,会员共计383人。这些工会在各地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多次工人斗争。1934—1935年,为配合红军行动,扰乱敌人。乐山党组织先后组织和发动了西山农民武装暴动、天宝山和高笋农村暴动,这三次暴动都因遭到国民党反动军警、当地区乡武装的联合围剿而失败。1935年1月27日,为了牵制军阀兵力,迎接红军长征入川,共产党员何克希和允恭、唐杰等在峨眉县城策动地方武装——县常备中队兵变,举行武装起义。因该队班长赵玉贵在战斗打响前被敌方盘问时供密,导致起义失败。四川军阀部队在围剿和继后的清乡中,杀害、抓捕不少无辜群众。峨眉武装起义和此前由地方党组织领导的一系列工人斗争、农民暴动相继失败,加上叛徒出卖,导致乐山地方各级党组织在1935年6月前全部遭到破坏,造成巨大损失,使乐山境内的革命运动陷入低潮。
Q:
党组织重建后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乐山地方各级党组织领导开展了哪些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革命斗争?
A:
1938年6月,中共四川省工作委员会为了大量发展党员,广泛开展抗日群众运动,派侯方岳到乐山重建党的组织。8月,成立中共嘉属工委,12月,中共嘉属工委改为中共乐山中心县委。期间主要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和工人运动。组建群众性宣传团体,掀起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宣传高潮,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同时,由于本地民族工商业发展、内迁工矿企业增加,工人队伍不断壮大。乐山地方党组织十分注意发动和依靠工人,开展以抗日为中心的革命斗争,领导工人争取民主、民生的斗争,保护工人利益,改善工人生活。在这一时期,乐山先后发生过6起影响较大的罢工斗争。分别是:1939年4月,龙兴绸厂工人的罢工斗争;1939年5月,丝织业手工作坊工人的罢工斗争;1940年3月,保险伞厂工人的第一次罢工斗争;1940年10月,保险伞厂工人的第二次罢工斗争;1941年2月,五通桥盐场工人的罢工斗争;1945年8月,永利化学公司工人的罢工斗争。乐山的产业工人是始终走在斗争前列的一支重要革命队伍,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这支队伍在中心县委及其下属党组织的领导下,同学校师生、社会进步力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斗争中互相支持,开展蓬勃勃的工人运动,不仅在抗日救亡的民族斗争中取得了可喜成就,在反剥削反压迫的阶级斗争中也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Q: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后,乐山地方党组织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A:
1947年12月,中共川康特委为了清理雅安、洪雅、夹江、乐山一带的少数共产党员,恢复雅安到乐山一线的党组织活动,决定建立中共雅乐工委:陈俊卿任书记,吕英、邹玉琳任委员。为尽快恢复上述地区党组织的活动,工委成员,特别是书记陈俊卿常装扮成货郎,背起货郎筐子,奔走各地,清理和联系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恢复党的组织和活动。1948年11月,陈俊卿在牛华溪接收新党员时不幸被捕;1949年1月,吕英被捕,雅乐工委结束。此后直至乐山解放,乐山没有建立统一的党组织。在雅乐工委建立前以及结束后的较长时间里,即使没有上级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乐山各地方党组织也自觉地采取“合法”方式,发动和领导群众同国民党政府地方反动当局、地主豪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闹革命,求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