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党史,献礼华诞,今天的《党旗引征程——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四川印记》,我们一起去了解四川是如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9月3日至4日,四川召开全省乡村振兴大会,对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动员部署。2019年初,省委、省政府下发《东方体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意见》,确定从2019年起,全省每年评定10个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50个先进乡镇和500个示范村,分别给予6000万、500万和6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进一步调动全省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全省上下按照部署,在工作中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重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同时做好支撑保障,在全省部署了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行动等18类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乡村振兴,城镇应发挥怎样的作用?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布的《四川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要求,必须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2019年7月12日,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印发了《东方体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26条措施,提出到2022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100个,超500亿元的达到30个,超1000亿元的达到10个,涌现一批制造强县、农业强县、服务业强县、信息化强县、天府旅游名县和生态建设标杆县,崛起一批引领西部县域、跻身全国百强的经济强县。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8月,四川省印发《东方体育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要求全省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广播电视台
联合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