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川:金秋稻浪涌 丰收图景藏“硒”望

2025-09-12 10:32:35 来源: 沐川县

时下正值金秋丰收季。近日,记者走进沐川县沐溪镇火岩村,一望无际的梯田铺展在山间,金黄的稻浪在微风中翻滚,壮阔景象令人震撼。

3-1

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多台收割机穿梭其间,有序收割成熟的稻谷,机器的轰鸣声与村民的吆喝声在田野间回荡。“今年我们在火岩村新建了稻谷加工厂,收割后的稻谷能直接运到加工区,经过除杂、碾米、烘干等工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大米就新鲜出炉。”沐川县王家祠粮油加工和社会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刘雨尚介绍,过去收割稻谷全靠人工,既费时又费力,如今机械化作业,效率大幅提升,“一台小型收割机每天可收割10多亩,大型收割机能收割30多亩,王家祠园区的稻谷,半个月就能全部收割完毕。”

3-2

稻谷离田环节同样高效,经收割机输粮管直接注入农用运输车的密封粮斗,随后转运至加工厂无缝衔接加工流程,从源头杜绝了稻谷落地污染。“目前我们每天能烘干25吨稻谷、加工30吨大米,每颗稻谷进入厂房后,全程实现‘不落地’,覆盖烘干、除杂、加工、包装的全链条服务。”刘雨尚说道。

“今年水稻长势格外好,每亩产量能达到1500斤!”沐溪镇火岩村党支部书记吕锡龙难掩喜悦,他介绍,自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以来,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就近务工,每年人均增收超3000元;村集体经济也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以往的“零收入”增长至如今的30万元左右。不仅如此,火岩村正依托新建的粮油加工厂,打造富硒特色大米品牌,预计每年总产值可突破500万元。

3-3

据了解,火岩村稻田土壤富含硒元素,为优质水稻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今年8月,当地农投集团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共同建设水稻科技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将外部智力资源与本地天然优势深度结合。双方聚焦富硒水稻新品种研发、特种水稻工程技术体系构建,联合打造“沐源硒米”品牌,目前已栽植优质功能水稻600亩,亩均产量达1150斤,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以往提高30%,成功助力“硒粮”从“有产量”向“高品质”转型升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东方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东方体育数据局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政务新媒体矩阵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