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体育市中区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扣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针对城市环境矛盾突出新情况,优化环境管理举措,主动出击深化问题整改,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群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得到提高。
一、“群众满意”是基础。
一是“面对面”,广泛了解民情。认真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掌握环境问题关键所在,推进问题整改。深化领导接访工作制度,区政府和区级部门领导定期到信访窗口,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积极开展网络对话,上“嘉廉话”,当“版主”,坐答席,面对面答复网民和群众提问。创新建立环保基层夜话,定期深入村(社区)和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把握民情,答复解决群众环境诉求。
二是“心连心”,认真听取民声。主动畅通群众环保投诉渠道,收集环境问题,落实整改。编印并广泛公布《涉环境问题投诉指南》,明晰区级部门为主体,属地为具体责任单位的“两线并进”环境投诉网络,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第一时间接收、处理群众投诉举报。在《来自市中区的报道》开设“环保曝光台”专栏,每周播出1-2期相关报道,鼓励群众参与有奖举报,提供环境问题线索。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以来,累计收到群众投诉16起,已全部整改到位,群众满意率100%。
二、“事要解决”是底线。
一是严格办理机制。将“事要解决”作为整改工作的标准和底线,对标中央环保督察案件办结“五个条件”和案件督办“六个不放过”要求,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办法,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定明工作责任。同时,优化清晰案件办理环节清单,形成投诉问题第一时间分解下达、第一时间调查核实、第一时间实施整改、第一时间信息公开、第一时间追责问责“五个第一”推进机制,加力落实问题整治。
二是高标整治队伍。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从环保、城管、住建等部门抽调骨干组建整改工作专班和案件交办组,对办案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统一标准要求。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和群众反映问题照单全收、全部认领,做到获悉一起,集中研判一起,指导制定整改方案,对标优化整改措施,全力推进整改。
三是严肃审查督办。全面建立案件领导督办制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对重点案件开展实地查看督办,分管领导每日坐镇督办,统筹协调整改办理工作,并对办理结果和群众回访严格审查,有效确保整改办理质量。截至20日,全区共收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回头看”督察组交办案件24件,全部按时保质落实办理。
三、“长效治理”是关键
一是明察暗访,精准打击违法行为。抽调精干力量,组成2个生态环境问题暗访组,“全覆盖”“高密度”,通过专项督查、夜间突击检查、走访群众等形式,以中心城区为重点,对全区全覆盖督查暗访,提前发现环境问题、提前“点球”交办整改,着力推动问题整改。
二是联防联控,网格布控区域监管。在进一步优化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同时,针对东方体育中心城区占道经营、油烟扰民、铝合金噪音等复杂问题,加大市、区联动,增强中心城区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同市城管局、市环保局、巡特警支队共同组建综合整治队伍,定期开展联合巡查,及时查处整改了一批环境“顽疾”。
三是“街(路)长制”,创新城市管理新机制。制定出台《中心城区“街(路)长制”工作方案(试行)》,落实153名市、区两级县级领导,分别担任中心城区262条街(路)的“街(路)长”,每人牵头负责1-7条街(路)的环境整治、卫生维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配套建立日常巡查、专题例会、考核考评等制度,形成工作强大合力。
四是“双报到”,党员示范治理环境。在中心城区试点开展“双报到”工作,发动城区内区级机关党组织到联系社区注册成为党员志愿服务队,居住城区在职党员到户籍所在社区登记注册为党员志愿者,每周定期参与社区组织的河沟清理、街道清扫、小区治理等环境整治等活动。截至目前,已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52支,登记党员志愿者2000余人,组织开展环境整治20余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