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峨眉山市高举生态文明建设旗帜,紧扣峨眉山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石,问题整治为主调,不断强化生态环境监管,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短板,实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一是筑牢生态环境基石。高标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明确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纲领,以城市“双修”、“海绵城市”建设为依托,全面铺开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近5亿元实施了旧城区雨污分流、“以渠代管”、非开挖修复、配套管网建设、小区雨污分流等项目建设,加力加快乐都、大为等乡镇污水处理站建设,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二是推进生态环境整治。坚持问题导向,以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为核心,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以污染防治攻坚为中心,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散乱污整治等八大攻坚战,完成84处农村污染水体整治,2200余户禁养区畜禽养殖户关闭,8.5万平方米核心景区违建拆除和1477户4620人生态搬迁下山等重点工作,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三是健全环境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要求,构建起党委政府抓总、环保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分工协作、乡镇属地监管、社会广泛参与的新格局;持续完善环境监管网格化建设,在全市18个乡镇、245个村(社区)落实环保助理员36人、网格巡查员245人,实现环境监管无缝覆盖。
四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持高新轻净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壮大以“一桶水、一瓶酒、一杯茶、一盅汤”为代表的绿色轻净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8.72%和7.49%,轻重工业比优化为62:38。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行动,结合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川菜直供港澳试点基地建设,发展壮大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