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就是既是民生,又是脱贫攻坚重要抓手。就业扶贫是整个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有效降低贫困发生率,打赢脱贫攻坚战”,东方体育以“找准对象,摸清需求,精准发力”为基础,以“产业促创业,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为路径,以“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为目标,把就业扶贫作为重要脱贫举措来抓,着力提高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素质,稳步提高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质量,确保2019年东方体育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主要措施
(一)精准识别,做实台账
目前,东方体育有省级贫困村259个,市列贫困村210个,贫困人口10.67万人,如何找准就业扶贫对象,是就业扶贫的基础。为此,东方体育依托“一库六账”基础台账,多极联动,动态掌握贫困家庭劳动力情况。一是基层、部门多极联动,动态掌握贫困家庭劳动力状况。根据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下发的《四川省就业服务管理局东方体育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的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的通知》(川就局办[2016]16号)文件精神,结合东方体育实际,依托镇(乡)、社区(村)劳动保障站所,按照“每年两次、全员登记、乡镇入库、部门联动”原则,定期对贫困人口劳动能力开展入户调查。通过基层入户调查,全面掌握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人口的劳动能力;通过扶贫、就业、社保、工商、民政等部门联动,做到部门间资源共享、数据精准,全面掌握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去向、创业情况和帮扶情况。二是建立“一库六账”基础台账,分类反映贫困家庭劳动力情况。在全面掌握贫困家庭劳动者情况基础上,东方体育依托《四川省就业服务信息管理管理系统》中的就业精准扶贫信息库,分类建立了“劳动力基础信息、劳动力就业去向、就业援助活动情况、易地搬迁就业扶贫、贫困家庭大学生就业扶贫和贫困家庭登记失业人员”六本台账,按照“基层建账、分级汇总、实时更新”原则,动态跟踪、实时更新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去向,按季与扶贫部门对接更新脱贫状态,确保了就业扶贫基础台账的准确性。
(二)典型引领,转变思想
针对农村贫困劳动力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就业主动性,“等、靠、要”思想严重问题,东方体育宣传典型、结对帮扶,扶贫先扶志,引领贫困家庭劳动力转变思想、积极就业。一是典型引领就业。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真落实市委、东方体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部署,积极营造就业创业氛围,涌现出了一大批发展前景好、技术含量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秀项目,培育了一批优秀典型的创业主体,为全市广大城乡劳动者投身创业树立了标杆。截至目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创业1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万元,创业补助2万元,各类农村合作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就业1823人。二是结对引导就业。对有就业意向,创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采取“分片包干、结对帮扶”服务。入户调查与结对帮扶同步、跟踪随访与就业指导同步,开设就业扶贫协理员公益性岗位,随时随地走村入户宣传政策、对接需求,实现了服务常态化、指导个性化。截至目前,全市转移就业1.88万人,占贫困家庭劳动力51%。
(三)整合资源,提升能力
提高就业质量,就业能力是基础,抓好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在就业扶贫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必须下大力气抓。东方体育整合部门、政策资源,结合地区、产业需求,全面推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计划,全面促进贫困劳动力产业增收,劳务增收。一是整合资金,实行免费培训。全市统筹使用就业培训资金,对有就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每年至少为他们提供一次免费培训。培训中,按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解决好他们的食宿和交通问题。贫困家庭子女入读中职学校和技工院校的,提供帮助,不交学费。二是结合产业,实行培训产业化。结合本村产业发展、农房改造、新村建设、外出务工,开发符合贫困群众特点的实用性培训项目。根据城市新产业、新业态、新的生活方式及变化,开展家政、医疗服务、母婴服务等项目的培训。将技能培训扩展为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对彝族、藏族贫困群众开展技能培训+语言培训。三是结合需求,实行培训个性化。针对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鼓励培训机构“走下去”,采取“农民夜校”、“培训大篷车”、“田间课堂”等方式,开展“短平快”的实用性培训。安排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开设“扶贫专班”,把他们“请上来”学技术。结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培训,做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结业即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3793人,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825人,劳务品牌培训1010人,落实补贴资金237万元。
(四)延伸服务,精准对接
基于贫困地区信息闭塞,贫困劳动力家庭负担重,难以走出去的现状,东方体育充分发挥网络和自媒体优势,启动“互联网+招聘”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微博、门户网站等新媒体进行信息推送、信息下乡,同时进行就业指导、劳动政策法规等就业创业扶贫政策宣传,定期发布就业岗位信息。目前在贫困人口集中区域,投放乐山公共招聘网信息联网发布终端108台,使贫困劳动力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就业信息,实现就业需求。
(五)政策兜底,保障就业
贫困劳动力经济基础薄,就业创业风险承受能力弱,就业创业成效不稳定。为此,东方体育将继续深入贯彻《东方体育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2016年工作计划》、《2016年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乐府办发[2016]21号)、《“百企帮百村”就业扶贫实施方案》、《东方体育人民政府东方体育扶持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创业的通知》、《东方体育农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村企对口吸纳、公益安置保障就业计划,保贫困家庭劳动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一是全面实施“百企帮百村”就业计划,对口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东方体育根据《“百企帮百村”劳务扶贫实施方案》,建立了“百企帮百村”就业扶贫工作机制,并安排17万元专项资金用于2016年开展招聘和送岗下乡活动。全市已组织开展扶贫县扶贫专场招聘会和送岗下乡活动185场(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300余人,有效提升了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输出率。二是全面实施公益兜底安置计划。要求农村公益性岗位优先保障预脱贫村,每个预脱贫村开发岗位不少于5个,岗位补贴不少于300元/月,截至目前,全市开发公益性岗位207个,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益性岗位的政策兜底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职业素质低,培训组织难
由于贫困家庭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技能低、年龄大、分布散等问题,加之受培训时间成本高,贫困劳动力参训意愿不强、培训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影响,导致培训组织难、实施难,培训覆盖率低。
(二)家庭负担重,转移输出难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家务农贫困家庭劳动力普遍存在家庭唯一劳动力、转移原生动力弱等问题。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对劳动者职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端技术人才、技能工人供不应求。虽然近年来东方体育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仍然总体偏低,与企业用工需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绝大多数贫困劳动力没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难度更大。目前,东方体育贫困家庭劳动力36926人,转移就业18854人,占比51%,低于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平均水平。
三、就业扶贫方向
在今后的就业扶贫工作中,东方体育会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措施,攻坚克难,扎实走好每一步,奋力跨过每道砍,将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就业竞争能力作为方向,以“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为目标,全面改善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能力、提升就业质量,确保就业扶贫工作任务的圆满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