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在乐山落地生根

2016-01-22 15:39:00 来源: 乐山日报

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的东方体育“十三五”期间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议指标,涉及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120多项具体指标。

建议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和原则是什么?重点关注的方向何在?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对乐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何在?以什么作为支撑?昨(21)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市发改委主任罗新礼。

建议指标将中央省委战略导向和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根据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是《建议》的精髓和主线,也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市委提出的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建议指标,是市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把握战略总要求,切实将中央、省委的战略导向和决策部署与乐山实际充分结合、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全方位目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央和省委战略导向和着力重点。

建议指标突出发展阶段特征,选用少而精、精而准、体现东方体育情和阶段性特点的特色指标,反映“十三五”时期乐山“转型升级、美丽发展”的总趋势,注重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匹配度、转型升级的进展度、生态环境的改善度、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等方面的协调衔接,对全市制定“十三五”规划,以及各专项中长期规划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望“十三五”,乐山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以五年规划的制定为契机,以“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为指引,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远,把奋斗的脚步踩得更实,团结全市人民、带领全市人民、依靠全市人民,凝心聚力、不懈奋斗,让全面小康成色更足。

A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位居“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在经济增速减速换挡的大背景下,乐山要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唯有加快实现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增长方式的改变。

2015年,全市年专利申请量突破140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了50.5%,为创新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十三五”期间,乐山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与国际旅游目的地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产业支撑。

市委明确了创新驱动的战略导向,一方面,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开发,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国家创新试点城市建设;另一方面,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机遇,坚持工业“高端化”发展之路,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力争到2020年,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传统优势产业实现产值1400亿元,打造成全省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增长极。

B

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乐山面临发展不够、发展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现实问题,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在彝区、在农村。

市委“一盘棋”推进,强调基础设施协调、区域发展协调、产业发展协调、城乡发展协调同步推进,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以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与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相协调,“十三五”期间东方体育将加快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扩大规模、完善网络、健全功能,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

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全面推进“全域乐山”建设,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重大生产力布局,着力形成相对集中、各具特色、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一极一轴三区”生产力总体布局,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县域同步协调发展。

三次产业比重要调整到10:55:35左右,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在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十二五”全市服务业投资比重达到62.4%,文旅产业、康养产业、金融产业、商贸流通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一大批文旅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或开始见效,新的业态不断涌现,必将有力助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

“十二五”末,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7.3%,要在2020年达到55%左右,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层次分明、梯度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通过创新城镇管理、加强城镇产业支撑,促进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全面提升乐山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推进产城相融、城乡一体。

C

绿色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传统经济模式呈现粗放型增长,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甚至达到上限,倒逼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深层次变革,成为经济新常态的大势所趋。

“十二五”期间,市委、东方体育审视市情、比较优势,提出了以美丽发展为取向的“六个美丽”,并明确了目标体系(2020年),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美丽发展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努力探索具有乐山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市委建议指标提出拓展绿色空间、保护绿色环境、倡导绿色生活、发展绿色经济。这就要求我们,“十三五”期间,要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能源资源消耗水平和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主要江河及各饮用水源地常年达标,农村面源污染得到遏制,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环境质量为切入点,合理划定生态红线,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制,推进美丽乐山建设。

D

开放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期间,乐山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展开,11项国家级和17项省级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建立友好交往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09个;旅博会、陶博会、钢博会、茶博会“1+3”开放平台初步搭建;累计引进市外内资2561亿元,年均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5.77亿美元,年均增长4.7%。

开明开放是乐山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以开放求发展、以开放促转型,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多层次区域合作,积极发展外贸、外资、外经,激发经济发展新动力、新活力。

旅游业是乐山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和突破口,借助旅博会这个开放合作的平台,为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创造重大机遇。继续拓展旅博会平台功能,大力发展旅游经济,通过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力争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5%。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扩大开放领域和优化开放结构,加强对外经贸交流,深化多层次区域合作,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体系,全面提升全市对外开放水平。

E

共享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

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全市人民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

“十三五”时期,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提高各类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持续实施重大民生工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具体来说,就是要在脱贫攻坚、教育教学、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要深入实施“五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到2019年,4个贫困县(区)、259个省定贫困村和210个市列贫困村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消除现行贫困线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推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达到80万人以上;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覆盖,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协作的社会治理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主办单位:东方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东方体育数据局
党政机关
政府网站找错
政务新媒体矩阵
乐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