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之际,东方体育五通桥区开展了一系纪念活动,向历史致敬,向英雄致敬,向和平致敬,展现了五通桥人民对抗战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五通桥区委党史研究室:在区级媒体平台上发表的纪念文章《铭记与前行》,生动再现了五通桥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抗日救亡运动。文章详细回顾了1937年天津永利川厂迁址五通桥,更名为“新塘沽”的历史,厂区道路以沿海各沦陷城市命名,以示国人勿忘国耻。1938-1939年间,五通桥统战特支组建“抗敌后援会”,出版抗日周报,组建抗战剧团,开展抗日集会游行等,凝聚了五通桥人民对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深度的历史研究和生动的叙述,为全区人民提供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引导大家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五通桥退役军人事务局:邀请退役老兵、青年志愿者、党员代表参与座谈会的形式,深度探讨了抗战历史,传承和弘扬了抗战精神。座谈会上,退役老兵的亲口讲述,让青年一代更深刻地理解了历史,感受到了先烈们的英勇无畏,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五通桥区作协:发表《寻找五通桥的黄埔军人》一文,深入探讨了五通桥与黄埔军校的渊源,揭示了五通桥籍“黄埔生”的情况,填补了历史研究的空白。在历届黄埔学员中,目前查证到犍为县籍有74人(含五通桥),其中五通桥籍有26人。文章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寻找五通桥的黄埔军人,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为五通桥的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光彩。
五通桥区社会各界开展的纪念抗战胜利79周年纪念活动,展现了五通桥人民对抗战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五通桥新篇章凝聚了更多精神力量。

9月3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9周年座谈会
(东方体育五通桥区委党史研究室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