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县人民政府,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夹江县人民政府《东方体育审批夹江县3个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送审稿)的请示》(夹府〔2025〕8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夹江县青衣江·东风堰灌溉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夹江县金牛河流域出口茶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夹江县峨眉前山茶旅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统称《规划》)。《规划》是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着力将夹江县建成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高地、大峨眉旅游融合发展区。
二、严格落实底线约束,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夹江县青衣江·东风堰灌溉片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3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2.7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4.59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11.23公顷以内;夹江县金牛河流域出口茶片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1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73万亩,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070.61公顷以内;夹江县峨眉前山茶旅片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5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0.69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74.58公顷以内。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全面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动态监管,优先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严禁非农化、非粮化占用。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节水灌溉、土壤改良等技术,推动耕地连片整合与规模化经营,支持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明确中心镇产业定位,提升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引导人口和产业向中心镇集聚,优化乡村空间布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落实节约集约发展要求,加大城乡存量用地挖潜力度,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推动农房集聚与土地复合利用,全面提升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水平。
四、提升国土空间品质。优化中心镇功能结构和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体系,有效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设施用地供给,加快社区生活圈建设。保护传统村落与遗产,严格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线管控要求,保护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顺应自然山水格局,保留乡土景观,避免“千村一面”,塑造富有地域特色和人文魅力的城乡风貌。
五、构建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区域对外交通格局,打通乡镇与县域主干道连接线,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统筹提升水、电、气、通信、环境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的抗灾设计,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稳定运行。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增强抵御灾害事故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城市韧性。
六、加强规划实施保障。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要做好各类规划指标管控指导。夹江县人民政府要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指导乡镇做好规划实施管理。严格执行《规划》,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坚持“多规合一”,强化对相关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不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之外另设其他空间规划。组织完成村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建立健全规划监督、执法、问责联动机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东方体育人民政府
2025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