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2 - 乐山简史
P. 142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三、造纸与印刷业


                 传统手工造纸  1936 年,夹江县有纸槽户 1958 家,纸槽 2973 架,

            年产纸 6000 吨,尤其以龙段草为主要原料的书画纸为佳,誉称“金斧

            雅纸”。纸槽户中以马村
            乡石堰村生产贡川纸的石

            子清最为著名,年产贡

            川纸高达 160 挑,连四纸

            3000 多刀,年产值过万元。

            兴盛时有 13 架槽同时生

            产,远销成都、重庆、贵阳、

            西安、昆明等地,得到许                           夹江马村乡石堰村大千纸坊旧址
            多书画大师的青睐。1920 年,参加四川省劝业会评比,石子清的贡川

            纸荣获头等奖,省长杨庶堪题赠“保我富源”匾额。1939 年,张大千两

            次到夹江,同纸农一起改进帘纹和配方,制成有云纹暗花和有“蜀箕”“大

            风堂”字样的独特帘纹高级书画用纸,驰名省内外。据统计,抗日战争时期,

            夹江手工纸最高年产量达到 9000 多吨。

                 犍为罗城、清溪、孝姑等地农民,以竹子为原料开办个体火纸作坊,

            产品主要供卫生和祭祀用。
                 机器造纸  1925 年,李劼人等人集资 5 万元,在乐山城区徐家 开

            办嘉乐纸厂,是四川第一家机制纸厂,总经理是县商会会长施步阶。开

            办初期,有工人 70 余人,日产本色“嘉乐纸”120~130 公斤,产品行销

            省内外。1941 年与设在重庆的四川造纸厂合并,日产量提高至 1.5 吨。


            116                                                                                                                                                               117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