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乐山简史
P. 106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嘉庆十年(1805),知府宋鸣琦、知县王来遴将九龙书院移建于原学政

            试院后堂,后更名为东岩书院。

                 乾隆八年(1743),井研知县万咸燕改建凤山书院,更名来凤书院。

            乾隆十五年(1750),犍为知县杨鸾创建龙池书院,乾隆四十二年(1777),

            知县张官五重修,学使刘锡嘏更名印清书院。光绪十四年(1888),在
            五通桥盐厂川主庙创办通材书院。乾隆三十三年(1768),夹江县令刘

            希周在平川书院旧址上创建漹江书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峨眉重

            建峨山书院。嘉庆十七年(1812),马边厅同知喻曰泗在城南较场坝办

            书院,咸丰年间,同知蹇子桢将书院迁至城内小东门,更名为龙湖书院。

                 清末,废科举撤书院。

                 二、文庙


                 文庙又称孔庙、学宫,是古代官学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乐山境

            内文庙的建设、迁移与州府学、县学的建设同步。至今保存完好的有嘉
            定府文庙和犍为文庙。

                 嘉定府文庙  又称乐山文庙,位于高标山麓。唐武德初,建于嘉州

            治南。明洪武初,嘉定州同知杨励重修;洪武二十七年(1394)被水淹没,

            知州杨仲钦、学正李敏迁建于今叮咚街;天顺八年(1464),训导曾智

            迁建至今址。清顺治康熙年间,上川南道张能鳞用了 5 年时间进行大规
            模重修。主要有大成殿、明伦堂,两庑,戟门三台,启圣祠,棂星门大坊,

            乡贤、名宦二祠,尊经阁及六斋等建筑。嘉庆末年,知府宋鸣琦加以改建。

            道光年间再次改建。同治《嘉定府志》记载,学宫文庙建筑群计有正殿三间,

            东西庑各五间,戟门三间,棂星门六柱,“圣域”“贤关”二坊,泮池


            80                                                                                                                                                                 81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