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0 - 乐山简史
P. 220
·乐山简史· LESHAN JIANSHI
初中 65 所,在校学生 4.14 万人;半工
半读中学 23 所,半农半读中学 300 余
所。有公办、民办小学 7603 所,在校
学生 68.53 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80%。“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遭受
极大破坏。1969 年,在农村推行普及
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到 1976 年 , 全
区共有小学 5297 所,在校学生 94.41
万人。1977 年,全区有初中 1570 所(其
1973 年冬夹江县南安公社开设的农民夜校
中“戴帽”初中 1232 所),在校学生
27.15 万人,普通高中 353 所,在校学生 6.79 万人。
中高等教育 1958 年 3 月,创办乐山大学,校址在峨眉县,师范系
设在凌云山大佛寺。1959 年春,学校迁至五通桥青龙嘴今五通桥中学处,
师范系仍在大佛寺。乐山大学是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分设工科、农科、
师范 3 个系和预科班,有机械、电力、农学、畜牧学、中国语文、生物
等 14 个专业。1959 年 8 月,更名为乐山专科学校。1961 年 8 月专业调整,
只保留中文、数学、机械、农学 4 个专业。1962 年全国高等教育调整,
该校撤销。1971 年,唐山铁道学院内迁峨眉山麓。学校专事轨道交通人
才培养,尤以土木、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1972 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停办大批中专和中等师范学校。
民族教育 1951 年,马边县人民政府在城北武侯祠和走马坪大垭口
分别办起民族小学,各开设一个班,学习汉语和文化课。峨边县在沙坪
古今寺设立峨边县民族小学。
194 195